仍記得住在京都時,常常覺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因難尋家鄉味而無語問蒼天。即使有許多中華料理店,神戶甚至還有一條中華街,但中華料理大多都是中國式的餐點,跟台灣料理還是有一大差距。

多虧友人介紹,我才得知住家不遠處有一間台灣料理:「微風台南」。光是店名就覺得非常親切(雖然我也不是臺南人)門外的風景很有台式風情,第一次打卡在這裡,有許多台灣朋友還以為我回台灣了呢。(個人覺得門牌是畫龍點睛之處!)

店內菜色多元,包括滷肉飯、蘿蔔糕、排骨便當、土魠魚羹,甚至還有棺材板,以及不可或缺的珍珠奶茶,而且味道真的台!!!依舊記得第一次在這裡吃飯吃到快要落淚(浮誇了)不過本文並不是要美食評論,所以就先不多談這塊。


去過很多次之後,不禁佩服老闆的手藝,因為有許多食材和醬料在日本很難買到,讓我也對這間店越來越好奇!因此今年四月初,我便邀請老闆進行了一小段對談,談談「微風台南」,也談談台灣和日本的昔今轉變。

店裡的裝飾和擺設,都由老闆和太太親手包辦,從門口的各類公仔,不僅能找到兒時回憶,更能看出老闆對於台灣的了解與喜愛。

最初老闆是做毛筆買賣起家,因此有許多機會走跳於東亞各國,接觸各國的飲食文化。老闆提起在九零年代後半~2000年代初期,日本其實也像台灣一樣,曾興起廣東(香港)熱潮,因此老闆開了一間香港料理,廣受日本人及在日香港人的喜愛。


港式餐廳後期,留日的台灣人逐漸變多,有台灣人向老闆詢問可不可以提供臺菜,老闆也開始認識了台灣料理。並且深入學習及研究其中的奧秘。

而後到了台灣吃過幾輪,尤其對在台南吃到的排骨湯的湯頭印象深刻,因為幾乎和奶奶煮的味道一模一樣,讓他又驚又喜。歸類出台南美食與京都傳統料理的雷同之處,他決定要把頭洗下去了。

奶奶的舊住處是京町家(京都式老矮房,有狹小的走廊與窄樓梯),改作為「微風台南」的店面,除了許多台灣的旅行、食物相關書籍,其實書櫃裡也有許多老京都的文化書。坐在榻榻米上吃台灣料理,是一種新的體驗,讓人不太清楚自己身在何處,更讓我不禁問自己:京都風格?台灣風格?究竟是什麼因素決定了「風格」的誕生?

我一年會去台灣四五次,很多台灣人都會說:『好喜歡日本,好喜歡京都』,但其實在我記憶中的京都並不是這樣子,京都已經變了很多。我的老家在祇園一帶,以前那附近的路上就有市場,有街頭小販,有肉攤老闆剁肉的身影。現在的京都,似乎全都是世界文化遺產,好像很保護傳統,但其實都是觀光化,大家喜歡的京都,是真正的京都嗎?

老闆談到所謂的城市風格、生活樣式,不由自主地透露長年心底的疑問。身為土身土長的京都人,把城市的轉變看在眼裡,當人們紛紛放眼觀光財、文化財的同時,是否也代表我們傾向「滿足他人的想像」?京都只是別人眼中的京都,而真實的生活正在逐步流逝。

「其實京都是很前衛的,京都人很早就西化,愛吃麵包,所以麵包店才那麼多,觀光客愛的進進堂才那麼紅,可是京都被定位成日本的古都,這裡的發展必定環繞著『昔日』的元素,但京都還有很多更深的矛盾,更多元的文化才對。」


飲食,一直都是大眾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環,就像在台灣,泰國,香港,韓國或印尼,Street food(路邊攤)在東亞文化圈一直都在民眾的生活中,而食物幾乎可以說是文化的底蘊。

「微風台南」作為留學生,或是在京都工作的台灣人的小避風港,為我們端出很家鄉味的料理,老闆更是不斷地在開發新的料理(據說之後會有臭豆腐!)我認為也可以將這裏看成一種京都新的文化。京都當然是日本的古都,但除此之外,京都還有各種面貌。

伴隨著我對台灣料理的感謝之情,也謝謝老闆撥冗於我談話。微風台南,是我京都裡的台灣。

延伸閱讀:名古屋很無聊?這裡可是文化的匯流之處!探訪名古屋特色店舖


更多精彩的活動內容請持續追蹤「八卦青年Divination」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divination_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