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的海線美食:白蝦、文蛤、虱目魚,來自西南部沿海的小鎮——七股。位於臺南市最西端,是台江內海最後的痕跡,並在曾文溪多次氾濫的溪流改道,成了潟湖觀景,興盛當地養殖漁業,並以純海水的方式發展出較自然且友善的養殖環境。特別的環境不禁令人好奇如何運作,就在翻找資料之際,發現了「股份魚鄉」,一個在地推廣食魚教育的團體,透過課程和轉譯,讓靠近養殖漁業變得容易。

食魚教育的起點

股份魚鄉的廖宜霈和林筱菁因研究所相識,一開始宜霈跟著做台江國家公園的計劃認識七股,想著如何與漁民建立關係,開始聚焦在「人」與「環境」上,越做越起勁,也勾起當地漁民的好奇。為了延續,她開始團隊的籌備,並認識了當地小學—建功國小,在與校長的討論後,決定設計一套「養殖漁業文化」的課程導入校園,讓孩子更加認識七股的生態養殖,以及父母和家鄉的產業文化。

「最難的是如何轉譯,才能讓年紀最小的孩子真正認識食魚教育。」股份魚鄉團隊一步一步建立課程,從低年級到高年級,認識職業、魚種、生態到如何處理魚和環境永續,「如果讓孩子也能告訴其他人關於生態養殖的知識,我想我們也更有力量繼續下去。」抱持這樣的心,進入校園後,以自製的教材開始教學,並讓孩子們到魚塭摸文蛤,一起走進產地。

漁民是老師,魚塭是教室

說到食魚教育,很多人直覺反應是海洋問題,鮮少提到養殖漁業。當時宜霈和筱菁思考「食農」教育也常把人帶進果園和農地裡,那麼「食魚」教育呢?比起海洋,魚塭不僅貼近生活,也更容易接觸,能清楚看見從生物到食物的過程,也因七股使用純海水的養殖方式,友善環境產業就這麼成為了兩人心中最理想的「教室」。

擁有一間好的「教室」後,宜霈和筱菁與當地的生產者合作,討論出適合大人小孩的課程內容,讓參與者都走入魚塭捕撈蝦子、摸文蛤,靠近產地之餘,也體驗養殖漁業工作者的辛苦,培養出對生產者的尊敬心態。透過合作夥伴的知識及經驗分享,也加深課程的深度與廣度,更靠近她們心目中的「食魚教育」。

靠近產地的溫柔

相較於都市裡的料理教室,從帶著參與者到菜市場買菜,並回到廚房裡教學,端出一桌桌色香味俱全的好菜豐富「餐桌」,在於魚塭旁的股份魚鄉則是恰好相反,缺乏廚房和配菜,只能用最簡單的料理方式和調味,卻能更親密地靠近「產地」。

這樣的條件下,兩人思考著體驗流程。每一次進入魚塭前,他們為參與者上了一堂課。

我們很堅持一開始的小學堂,是希望來訪的人更有尊重的意識,才能保護漁民和魚塭。

因為更接近產地,將生產者的感受和土地的保育放在心裡,是對環境的永續,也是兩人對地方的溫柔給予。

從共學延續到日常裡

股份魚鄉的第七年,宜霈和筱菁發現了在地居民對於「食魚教育」更加認識,常常在不同場域推廣,也不經意地成為七股在地的普世價值。

漁民說、小孩子說、甚至餐廳也說,我想不管什麼方式,都是好事!

宜霈笑著告訴我。

隨著意識抬頭,越來越多人對於「食物怎麼來?」感興趣,帶上一雙好奇的眼睛前來,七股的生產者和居民介紹著家鄉,與這片土地有了更深的連結與認同。

下一步怎麼走,股份魚鄉樂見遇上更多可能性。宜霈和筱菁也將持續注入源源不絕的想像,串連在地一起前進,讓更多人認識曾經以為很遠的產地,並期待抵達生活的餐盤裡。

「股份漁鄉cofishland」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oFishland/?locale=zh_TW

延伸閱讀:倒風內海的新生:以老屋承載地方記憶


執筆/吳亭儀
攝影/吳亭儀
編輯/杜孟瑀

如果喜歡八卦青年的分享,歡迎持續追蹤我們:
https://www.instagram.com/divination_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