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吳亭儀
攝影/吳亭儀
企劃/吳亭儀
編輯團隊/楊雅筑・杜孟瑀
專題/在山一方生活
「山裡來的麵包菜車」是我認識小農餐桌的開始。這台菜車,由目尼和小民共同經營,載滿包入部落傳統作物的麵包和自家製的料理,每個月從屏東開往高雄和臺南,把好吃的食物和部落的信念帶進都市裡。這一天,預約了小農餐桌的「在家吃飯」,前進瑪家鄉的部落餐桌。
回山也回鄉
目尼是來自於屏東三和村的排灣族,小民則是來自花蓮的布農族。曾經在臺北生活的兩人,生活的轉變,是在迎來第一位孩子時,目尼開始想著要給孩子怎麼樣的生活,想起小時候自己生活在部落,可以親近自然、靠近土地還有天然的母語環境,於是兩人捨棄臺北的所有決定回鄉。
回鄉後的兩人,以為能回到過去的生活,卻發現部落正在改變。常用於料理的傳統作物紅藜、小米和油芒的產量漸漸減少,從事農耕的友善小農和保種人的耕地也逐漸縮小。「我害怕文化消失,也擔心人與人的關係可能不見。如果不再耕種,少去的不只是傳統作物,也將失去部落中『互相照顧』的關係」。就這樣,兩人開辦了「小農餐桌」想著如何透過料理,讓部落更加緊密。
*保種,為保留種子也是保留品種的意思。原住民族傳統文化中「保種人」指保持留種自用的做法,堅持守護祖先傳承下來的種子。
與土地一起練習
「起初我們決定從耕種開始,把香蕉樹砍掉之後,改為種植小米,結果忙了很久,最後收成大概只有六小把。」比起經濟作物的稻米有商業化的模式及市場,儘管已經在適合耕種的屏東,傳統作物在栽種上依然受到天候及技術上的困難。藉由經驗,兩人意識到部落裡的山村保種人扮演的重要角色,著手研究如何讓珍貴的作物融入料理,也與耆老們農食共學,促使繼續耕種,保持良善的循環。
「我經常去部落裡拿食材,其實我們都稱大大黑黑的豆,這樣講大家都知道。採集的過程中,你可以從人與人的互動發現文化其實都是由這些很小的事建立起的。這些是我真正希望能保存的。」負責料理的小民對我說。在部落的山林裡,大家靠得很近,面對變化也能一起練習,並慢慢地找回熟悉的文化。
從料理開始,互助和照顧
拜訪當天,小民準備的無菜單部落料理中,主餐是排灣雜糧餅皮包入樹豆泥和燉煮山羌肉。「餅皮中加入排灣族的古老種子,麵粉則加入了芋頭粉。」包入來自耆老們種植的種子,一起手桿餅皮,再細心烹飪成為料理,大人小孩都能吃得開心。這一塊餅,將部落串在一起,也讓傳統作物能慢慢回到日常裡。
「料理的開始,是互助,是照顧。」寫在工作室黑板上的一段話正是「小農餐桌」的初心。回到部落生活,儘管與想像中的生活有些落差,家庭也從兩人變成五人,azupungan在離山林和家更近的地方,持續守護和傳遞,並一步一步邁向理想的生活樣貌。
*azupungan,阿布祖安為「小農餐桌」的家族名稱。
目尼和小民的一日作息
早晨|一天從送孩子上學開始。
下午|確認訂單或訂位,進入工作室製作滿滿愛的料理!
晚上|家庭時光,一起吃飯和聊天,然後和一天說晚安。
有空時,也到「小農餐桌」的家裡吃一頓飯吧!
小農餐桌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zupungan/?locale=zh_TW
如果喜歡八卦青年的分享,
歡迎持續追蹤我們:https://www.instagram.com/divination_studio/
延伸閱讀:城與山的交織裡,一場慢好的生活|淺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