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室長雅筑,因為曾經住在京都幾年,對於京阪一帶相對熟悉,因此經常有些朋友赴日之前會來問我有沒有私藏的景點或餐廳,看來那些旅遊書上的城池、神社,大家也膩了是吧?是吧!( ˘ᵕ˘ )

不過推薦旅遊行程這種苦差事,坦白說我是一點都不想參與,也總是合掌祈禱大家隨緣自己安排,畢竟我也不是仙姑,哪知道各位的喜好呢。但,若是話先別說那麼絕,排除神社和樂園,牽扯到文化歷史的深度,不如前往拜訪太陽之塔,走回一趟1970年代的大阪。

1970年大阪萬博門票(圖片取自網路)

戰後國力的展現,以及人類的進步與調和

為什麼我認為1970年的大阪萬博值得我們更進一步認識?其中一個原因,畢竟二戰之後,日本復興的兩大象徵,其一為1964年的東京奧運,再來就是1970年的大阪萬博。而二戰時期,台灣受到日本殖民,同為戰敗國,而後被國民政府接收,雖然所謂光復又是另一段令人頭疼的故事,在此先不贅述,但1970年「中華民國」是有參加萬博的,這點也相當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身為二戰戰敗國的日本,抓緊奧運、萬博的機會向世界傳達「日本戰後再起」的訊息,展現經濟實力,暗示自己重返世界大國之列。雖然戰時軍國主義的日本有許多為人詬病之處,但戰後的高度經濟成長和市鎮發展,也真叫人不得不佩服。Kind of 是忍術了吧我覺得。

1970年的大阪萬博舉辦於吹田市(距離梅田約一小時車程),主題定調為「人類的進步與調和」,共計77個國家參展,超過6400萬人次入場,是整個20世紀規模最大的萬國博覽會。除了美國展出了月球上的石頭,許多普及於現代日常的商品,如罐裝咖啡、迴轉壽司、免治馬桶等,都是於當年萬博登場的產品。現在看來略帶「復古前衛」的場館設計,在當時俯拾皆是未來。

Osaka Expo’70 Kodak+Ricoh Pavilion(圖片取自網路)

蔚為傳說等級的太陽之塔,與岡本太郎之匠心

EXPO1970之所以值得回味,張開雙臂、高約七十公尺的太陽之塔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標誌。擁有三張臉的太陽之塔,代表著過去、現在、未來的萬物能量,而藏在內部的第四張臉(也是我自己最喜歡的),卻在展覽結束後不知去向,尋覓了四十幾年未果,政府因此決定重製,EXPO1970後未被拆除的太陽之塔,也在2018年重新開放觀者入內參觀。

剛好那一年,我在京都念書,塔內重新開放參觀的消息一出,每個教授都在講這件事!我也才明白這個外觀看似簡單的太陽之塔,以及創造它的藝術家岡本太郎,在日本所代表的意義比我想像中的更重大。「芸術は爆発だ!」是岡本太郎的名言,他充滿生命力的作品和元素可以在太陽之塔內的『生命之樹』充分感受(參觀需要事先預約)。

不負責任推薦:對藝術沒興趣的人…那一帶目前已經被規劃為萬博紀念公園,有得吃有得逛,賞櫻季節去躺在草地上,喝酒吃漢堡耍廢也很耐斯。

1970年萬博廣場前(圖片取自網路)
出生於1911年的岡本太郎,曾於青少年時期在法國求學十年餘,受到畢卡索啟發,奠定了他超現實、人類民俗學的抽象風格。(圖片來源:岡本太郎記念館、美聯社)

55年後的人工島之夢

或許有不少人知道,日本在「打造人工島」方面還真是頗有心得,光是大阪就有咲洲、夢州和舞洲三個人工島,主要皆開發於景氣沸騰的1980年代。其中舞洲作為觀光勝地,是發展得最好的一塊,每年八月的Summer Sonic大型音樂節也選在此舉辦。反觀夢洲,在泡沫經濟破掉之後陷入停擺,使用率不到1/4,成了財政包袱,甚至被描述為日本的「負遺產」。

直到2018年,大阪搶下2025年萬國博覽會的主辦權,夢洲的夢才終於開始發酵。雖然過程並不順遂,這幾年也有一些建設計畫未果,但隨著2025年近在眼前,無論對於萬博是期待或抗拒,始於1851年倫敦的萬國博覽會,確實是見證人類走向未來的一種歷史紀錄(當然也是一種國力展現的軍備競賽)。

從反對聲浪中突圍而完工的水晶宮,以展示形式為概念的百貨業崛起,追尋異國風情與夢世界的念頭,其實大喇喇地遍佈在我們的日常之中,每天都是萬博。對於即將到來的大阪萬博,我個人是期待的成分居多,有無足夠的時間和閒錢造訪…那又是另話了。

1851年倫敦萬國工業博覽會一景(圖片取自網路)

延伸閱讀:概觀日本1980s:沸騰混沌的派對時代


執筆/楊雅筑
攝影/楊雅筑
編輯/杜孟瑀

如果喜歡八卦青年的分享,歡迎持續追蹤我們:
https://www.instagram.com/divination_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