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隨著政府機關將「地方創生」視為國家政策的實踐途徑,在台灣的不同區域,能看見許多組織團隊、甚至是以個人為單位,在地方上進行百花齊放的行動,思考解決當地社會問題的方法。位於新竹市香山區的「孢子蒝工作室」,是由楊珊、乃文兩位景觀設計背景的20代女生,於 2020 年返鄉/移居香山創立的品牌,藉由開辦體驗工作坊、田野調查、靜態展覽與編輯刊物等方式,深掘香山的地方文化,看見不同於新竹市區高科技產業、外來青年人口密集的一面。

孢子蒝工作室主理人:楊珊(中)、乃文(左)。(圖/孢子蒝工作室提供)

以 B 級生活為起點

在高科技產業發達的趨勢下,帶動新竹市的移入人口;然而,佔了新竹市土地面積一半的香山區,卻反映著人口外流、高齡化、傳統產業式微等社會議題,有感於上述的現況,孢子蒝工作室在創辦初期,透過獎助計畫開始在香山進行田野調查,紀錄地方的細微樣貌,從農物產的歷史、農漁業工作者、甚至是在地人的日常生活,一步步將香山的過往與現代拼接起來,帶動居民與外地人對香山展開不同的認識。「香山 B+行動計畫」是孢子蒝實踐地方創生工作的概念,意指將 B 級文化——普通且平凡的低成本文化——透過轉譯的手段,把充斥於日常、卻時常被遺忘的事物加值為認同與推廣香山的體驗。

2024年夏天出刊的《手工孢子》捌號刊,以香山農業生活為主題。(圖/蔡杰寧)

孢子蒝創立的刊物《手工孢子》,就像是一本楊珊與乃文交付給香山的作業,由於在工作室創辦初期對香山還未有深入的理解,便以刊物的形式紀錄所拜訪的產業職人、走訪的社區、文史踏查,至今發行到捌號刊,成為長期編採地方的成果展示。

除此之外,筆者曾於 2023 年的暑假於孢子蒝擔任兩個月的實習生,當時的任務是調查在地物產,對於新竹市的農業發展甚是不熟悉的實習夥伴們,跟著楊珊與乃文拜訪在地商家、走進市場直擊從業者的工作日常,竟發現香山濕地提供牡蠣養殖絕佳條件,瓜仔肉原來是由被稱作越瓜的農作物製成、也是過往香山家家戶戶會種植的作物,諸如此類的地方記憶拼湊出香山的飲食文化,也為此在香山人的信仰中心——天后宮,舉辦了一場創新辦桌,將香山的食材設計成創意料理,與民眾分享及交流。

2023年舉辦於香山天后宮的農村宴。(圖/孢子蒝工作室提供)

微小的 B 級日常透過刊物、體驗活動的紀錄,在過程中文化工作者與居民、地方之間的關係有了改變,例如,身為受訪者的在地果農會邀請孢子蒝的夥伴加入採收行列,在身體力行的過程中更能體會職人的生活,而職人的經驗也有多樣的傳播方式為大眾所知。

藝術力量為地方創作一些故事

今年秋天,孢子蒝開展「野山之隅」香山農村藝術創作季,串連在地社區,與藝術家合作進行共創,透過藝術的創作呈現地方特色。楊珊說,希望藉此讓民間力量成為培育角色,而在地藝術家與居民的語言更為接近,其創作歷程與思維更具有以社區為主體的意識;期間發生許多小故事:與中隘社區長輩共同創作花葉移印圖騰過程中,發現男性長輩對於參與植物藍染興奮不已,原來是認為這個過程就像進入女性掌權的廚房,是過往生活經驗中幾乎沒有接觸的;也讓年長族群佔多數的居民展露自信,從零開始創作也能完成大型作品,平時生活隨意觸及的植物,竟能成為展示在社區中賞心悅目的藝術品。

「野山之隅」中隘社區與藝術家共創《堤畔踩青》。(圖/孢子蒝工作室提供)

過去香山也有市府主導的藝術節,地方創生者的視角看見的是如此模式猶如一輛大卡車,載著許多外來群眾在特定時間抵達,而短暫的節慶結束後,居民與藝術家合作的藝術作品被移除、人群散去,反而磨去居民對於參與地方活動的信任。孢子蒝嘗試藉由長期深耕於香山的陪伴行動,為這片土地說出專屬於此地的特色故事,紀錄在地文化的發生。

香山區中華大學學生參與藍染工作坊。(圖/孢子蒝工作室提供)

九降風吹過了香山,留下了什麼

「孢子」指的是一種脫離親本發育成新個體的小單位,能在惡劣的環境下保持自有的傳播能力,並在有利條件之下發育成長;其「蒝」指的則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林相與草原。

孢子蒝工作室的命名初衷,輝映著她們行走地方創生的歷程,從初期缺乏人脈與資源為起點, 一步步累積與香山之間的共同記憶,透過設計的專業背景,規劃多樣的體驗方式,從

街區導覽、藝術創作、刊物採編,到進入教育現場帶領國小學生進入地方街區,為不同年齡層的群眾看見香山的多種面貌,灌溉香山田野與海岸的文化之蒝。

《手工孢子》記述香山的職人點滴。(圖/蔡杰寧)

◼︎孢子蒝 LivelyLand |官方社群
Facebook Instagram

延伸閱讀:泉源集合,回流故鄉:專訪地方文化工作者陳妍伶/李秉原


執筆/蔡杰寧
攝影/蔡杰寧、孢子蒝工作室
編輯/楊雅筑

如果喜歡八卦青年的分享,
歡迎持續追蹤我們:https://www.instagram.com/divination_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