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的生活步調緩慢一直都廣為人知,是讓許多人對臺南心生嚮往的原因之一,也是筆者搬來臺南後最喜歡的部份,雖然那個「慢」一直是抽象而難以形容給旁人聽的。直到有一天筆者騎車在市區趴趴造的時候突然發現,我知道怎麼形容了!就是紅綠燈的起步速度!

    紅燈轉綠燈的時候,騎士們怎麼會沒有馬上起步?竟然會延遲幾秒之後才騎走。在各個路口、各個時間點,都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忍不住覺得可愛又有趣,沒想到悠哉的氛圍會具體呈現在這種地方,連分秒必爭的紅綠燈口都慢了下來。用說的可能還是無法感受到,所以筆者實測了四個區域!永康區、南區、中西區、北區,透過數字讓大家一起感受臺南的悠哉。

永康區的步調─起步時間1-2秒

永康區是筆者的生活範圍,從南側騎車到北側大約需要 40 分鐘。南側鄰近市區,是相當熱鬧的地方。而北側則以永康工業區為主,常有大型車輛移動。筆者每週都會經過永康工業區一帶,對這裡的交通習慣早已熟悉。

實測發現,紅燈轉綠燈後,機車大約會等 1 秒左右才起步,而汽車會更慢,通常需要 1.7 到 2 秒之間才真正動起來。汽車不像機車,催油門之後可以馬上移動,這點似乎也可以理解。筆者連續觀察了三次紅綠燈的轉換,發現大家的速度都非常穩定,穩定「慢一拍」。

北區的步調─起步時間1.3秒

    北區是臺南市區的核心地帶,這裡會有在地人大量出沒,也是南來北往旅客的必經之地。臺南火車站與客運轉運站都在北區,讓這裡成為交通流量極大的區域。

  筆者原本以為這裡的步調會更快一點,畢竟地處精華地段,人流車潮的密集會更高。但實測結果顯示,汽機車的平均起步時間為 1.3 秒,與永康區並沒有差太多,沒有明顯的「市區快節奏」。這讓筆者有些意外,連市區都可以慢慢來,臺南的悠哉已經深植人心揮之不去了,連旅客都會不小心被同化(?

中西區的步調─起步時間1.5秒~3秒

  中西區的測試,選擇在湯德章大道圓環進行。這裡是臺南最多觀光客的區域之一,知名景點與美食林立,包括臺南美術館、臺灣文學館、葉石濤文學館、蝸牛巷、林百貨、孔廟,以及冰鄉、克林台包、莉莉水果行、肉圓等人氣店家,整天逛下來絕對不無聊,第一次來台南的旅客筆者一定會推薦來這裡。然後這裡的起步秒數也真的讓筆者驚訝。

  這區的汽機車平均起步時間約 1.5 秒,還曾經有幾次超過 3 秒但沒人要起步(筆者的親身經歷)。燈號轉綠,大家還是在原地等待,彷彿陷入集體放空狀態,讓筆者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看錯了燈號?(內心OS:真的可以走了嗎)直到後方傳來喇叭聲,大家才如夢初醒,緩緩出發。這樣的場景發生過好幾次,又可愛又好笑。

南區的步調─起步時間1.5秒

(南門路與健康路口)

南區距離市中心較遠,但也有不少值得探訪的地方,例如可以踏浪堆沙的黃金海岸、球迷必訪的臺南棒球場,以及許多隱藏版的美食,像是夏林臭豆腐、杏仁豆腐冰都在這區,再往南走還會銜接到奇美博物館。

在這裡,筆者測得的汽機車平均起步時間為 1.5 秒,與北區、永康區相當接近,維持著臺南特有的從容步調,就不太讓人感到意外。

總結:散落在城市的悠哉

目前臺南市共劃分為 37 個行政區,這次我挑選了4 個區域進行測試。從數據上來看,起步時間平均都在 1 秒以上,雖然乍聽之下不算慢,但實際體感卻相當明顯。

筆者曾經在雙北生活過幾年,相較之下,雙北的步調就快上許多,甚至有些人是在紅燈倒數結束前,就已經準備催油門,確保自己能在第一時間騎走。而在臺南,則是一種「再等一下也沒關係」的從容感。

曾經和在北部長大的朋友K聊過對於不同城市的想法,他說:「臺南的天空很大、太陽很高,有種舒暢感,如果在臺南當一個上班族,離開辦公室去買午餐時順便讓太陽曬一曬,會覺得有充份休息到。待在北部則會因為高樓林立加上陰雨綿綿,就會有股煩躁感油然而生,也感到窘迫。」許多細節的地方都能夠體現不同城市的生活節奏,就像是城市性格的縮影。臺南的悠哉步調不是拖拖拉拉,而是一種生活態度──慢慢來就好了不用急。這樣的氛圍,也是讓筆者對這座城市為之著迷的原因!最後與大家分享天空很大、太陽很高的臺南日與夜。

延伸閱讀:獨旅墨爾本觀察日記:感受席地而坐的自由


執筆/Lucas
攝影/Lucas、杜孟瑀
編輯/楊雅筑

如果喜歡八卦青年的分享,
歡迎持續追蹤我們:https://www.instagram.com/divination_studio/

Categorized in:

Tagged 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