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我什麼是愛爾蘭三寶,我會擅自回答「馬鈴薯、踢踏舞、三葉草」後面兩者代表著國家舉世聞名的特色,至於馬鈴薯呢?一顆稀鬆平常的蔬果,怎麼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就算不曾來過愛爾蘭,也大概知道這裡除了能被啤酒淹沒之外,還有滿滿的馬鈴薯料理。

究竟為什麼馬鈴薯與這片土地和民族的連結這麼深?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今天的愛式傳統菜色脫離不了馬鈴薯?為什麼愛爾蘭擁有這麼多的馬鈴薯料理?

在今天以前我不曾思考過這些問題,反正吃東西這件事,好吃就好;亞洲人的主食吃米飯或麵條,南美洲人吃玉米,歐洲人吃麵包、馬鈴薯都理所當然地刻畫在我們的印象裡;今天就來聊聊愛爾蘭與馬鈴薯之間獨特的情懷。

馬鈴薯征服了歐洲

十六世紀西班牙殖民者把馬鈴薯從南美洲引入歐洲,起初貴族們把它當作觀賞用的植物,後來發現種植週期短、成本低,又營養能快速飽餐一頓。於是開始大量種植,人們仰賴著這個單一農作物。十八世紀初期,400萬人口的基本溫飽需求得以解決,因此人口數量暴增,愛爾蘭的人口只花一世紀就變成800萬人。

掌握人口多寡的關鍵糧食

好景不常,人口暴增過後,命運的捉弄,竟也因馬鈴薯造成危機;十九世紀初期因為馬鈴薯感染了一種「晚疫病」導致產量減少,上百萬人頓時失去食物來源。況且馬鈴薯沒辦法像小麥一樣儲藏,當時仰賴馬鈴薯的愛爾蘭瞬間陷入困境,也就成了1845至1849年的愛爾蘭大饑荒,造成上百萬人死亡。

面臨饑荒來襲,甚至出現移民潮,一部分的愛爾蘭人移民至美國、加拿大、澳洲、英國等地尋求更好的生活;至今,這也影響著愛爾蘭文化在全球傳播的一環。

由於馬鈴薯短缺造成的大饑荒,讓十九世紀愛爾蘭的人口數量又下降至饑荒前的一半。

貧脊土壤的一線曙光

馬鈴薯究竟有多好種植呢?在愛爾蘭有句名言是說「To hell or to Connacht」意思是去地獄或去康諾特。康諾特(Connacht)是愛爾蘭西邊的省份,以前大饑荒時期把人口都驅逐到這片貧瘠的蠻荒之地;要麼被迫遷移到生活艱苦的 Connacht,要麼面對嚴厲的懲罰。

Connacht 正是在當時被視為一片這樣的土地,而馬鈴薯就是在如此艱困的環境長成人們依賴的糧食,這也顯示出了當時愛爾蘭人所受的壓迫,歷史上一個悲痛的象徵,而馬鈴薯伴隨著愛爾蘭人民度過了潮起潮落的時刻,因馬鈴薯而生氣蓬勃,也因過份仰賴馬鈴薯而江河日下。

但也因為馬鈴薯的容易種植,國家再次慢慢繁榮復甦起來。見證了好與壞、衰敗和復興,這些走過的年頭,讓馬鈴薯儼然已成為愛爾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光馬鈴薯就有好多種,在愛爾蘭的超市可以看到一整區專屬馬鈴薯的位置

名符其實的馬鈴薯大國

有一年聖誕節,我有幸和愛爾蘭家庭一同度過美好的聖誕團聚,就像台灣的農曆除夕團圓飯,全家人聚在一起,不過,他們桌上擺滿的不是大魚大肉,五花八門的年夜菜,而是非常有系統性的愛爾蘭相關周邊料理,韭蔥馬鈴薯濃湯、烤馬鈴薯、馬鈴薯燉肉、馬鈴薯泥。

最神奇的是,不會吃膩,每道馬鈴薯的料理還是有發展出自己的特色。

不可戲謔的神聖馬鈴薯

探討愛爾蘭飲食文化的背後,不單單只是求個溫飽如此簡單,歷史上再再顯示馬鈴薯對於愛爾蘭的重要;從生活的安定,到社會的穩定;人口變化、傳統料理、再到今日的飲食文化,早已融入其中,密不可分。真的不能對愛爾蘭人開馬鈴薯的玩笑!

看見長棍麵包會想到法國,看見燕麥冷食會想到嚴寒的北歐;如今,無論身處高低緯度國家,或東西半球,對於各式各樣的食物皆拓手可得,可以嚐盡各種異國美食;從一顆平凡無奇的馬鈴薯,也能看見愛爾蘭的愛國情懷,或許自作多情,但在全球飲食多樣性的普及,邊界劃分已逐漸模糊的時代,能找到獨特的存在,理解來龍去脈,就又對自己所處的環境更瞭解一點了。

延伸閱讀:我在酒吧坐了一天!泡在酒桶裡長大的民族|愛爾蘭的酒吧文化


執筆/萱頭
攝影/萱頭
編輯/杜孟瑀
同場加映:萱頭YT《萱頭 Head The World》

如果喜歡八卦青年的分享,歡迎持續追蹤我們:
https://www.instagram.com/divination_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