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有短短幾天,你會選擇如何打開一座城市?身為甜點愛好者,當然要從咖啡廳開始攻略,畢竟走在墨爾本街頭,幾乎每隔幾步就有一間獨立咖啡館,密集程度甚至高於便利商店。
但真正厲害的是,墨爾本人手裡的咖啡不是用來提神醒腦,而是一種品味的展現。從烘豆、手沖、到特調,每一關都是講究。不夠獨特,他們可是不買單的!(冷知識:全球最大的連鎖咖啡星巴克在整個維多利亞洲因為經營不善紛紛倒閉,只剩下不到十家店QQ)

「咖啡之都」的起源,原來跟沒酒喝有關?
墨爾本之所以被譽為世界公認的咖啡之都,除了水質好的自然優勢、二戰歐洲移民之外,竟然還有政府禁酒令的神助攻!?
20 世紀初期,澳洲政府為了減少酗酒後的暴力事件,頒布了 “Six o’clock swill” —— 所有酒吧必須在晚上 6 點關門打烊。苦悶的勞工在下班後沒有地方喝酒、放鬆,咖啡廳(coffee palace)於是成為人們社交聚會的新去處。
墨爾本便在這樣的歷史脈絡下,醖釀出深厚的咖啡文化。

連續三天回訪的冠軍級咖啡:Code Black Coffee
連續三年獲得 Australian Brewers Cup 肯定,Code Black Coffee 可說是墨爾本咖啡界的閃亮新星,也是我此次探索的最愛。一如店內黑色工業風格的洗練感,Code Black 端出的咖啡是一場場強烈又張揚的味覺實驗,就連看似常見的 Espresso Tonic 也加入了橙片點綴。橘子汽水般的氣泡在舌尖爆炸,清爽的柑橘香氣混和咖啡的微苦,像是炎熱的夏日踏進冰涼的海水一樣爽快。
到了旗艦店,勢必要來一杯限定的髒髒咖啡。喝 Dirty 時千萬別攪拌,直接感受鮮奶與濃縮咖啡交織的「冰與火之歌」!跟咖啡師閒聊後得知,那天的 Diry 用的是招牌的 3056 Blend:以郵遞區號命名的中焙配方,水洗後帶出的香草麥芽風味與牛奶一拍即合。即便回台灣後絕對無法複製出同樣的驚艷,我還是買了一包 3056 作為伴手禮,留待日後回味。
◼︎ Code Black Coffee Brunswick HQ(@codeblackcoffee)
◼︎ 15/17 Weston St, Brunswick VIC

不只是咖啡之都,也是可頌天堂:Bakemono Bakers
行前做功課時驚覺,原來「垮頌」並不是法國專屬的浪漫,《紐約時報》評選世界最好吃的可頌,竟然就在墨爾本!
藏身在一條不起眼的巷子內,木質建築的外觀標誌著濃濃的日式氣息,由車庫改建而成的 Bakemono 於上午8點30分開門營業,9點多抵達就已經有品項 sold out!在 Bakemono,麵包不只是麵包,而是放在櫥窗中展示的藝術品,也許這就是可頌在墨爾本爆紅的原因吧,不需要花太多錢,就能帶走一份好看又好吃的小確幸。
抹茶內餡的可麗露、在可頌裡包柚子醬和杏仁,這間只限外帶的小巧店面,用職人的創意,捕捉了澳洲移民文化的精髓——多元、兼容、永遠充滿驚喜。
◼︎ Bakemono Bakers(@bakemono_bakers)
◼︎ 273 Little Lonsdale St, Melbourne VIC

南爾本市場經典 Combo:Padre Coffee x Agathé Pâtisserie
「去澳洲沒喝 flat white,就等於白去吧!」
謹記著網友的忠告,直奔 Padre Coffee 外帶了一杯澳式小白(aka 馥列白)。Flat White 最大的特點就是那一層極薄的微奶泡(microfoam),基底搭配雙份濃縮,帶出滑順、紮實的層次。據說它的起源其實是一場意外,某咖啡師因為牛奶脂肪含量太低,打不出卡布奇諾的濃密奶泡,誤打誤撞做出了第一杯 Flat White。
“To inspire, encourage and support people through their specialty coffee journey.”
如果說 Code Black 是街坊中全身潮牌的個性青少年,Padre Coffee 就是白 T 配卡其褲的鄰家文青,低調地佇立在市場的轉角,用深藏不露的精品豆沖出一杯又一杯品質穩定的經典。買完咖啡後,我一路跟著奶油的香氣走到了 Agathé Pâtisserie,咬下比手掌還大的可頌,內裡是完美的蜂巢狀組織,柔軟又有嚼勁。沒有浮誇的造型,內餡也只是最普通的原味和巧克力,卻讓我在每一次咀嚼之間能純粹去感受酥皮的堆疊,感嘆著「原來真正厲害的可頌,吃起來是這樣!」
◼︎ South Melbourne Market
◼︎ 322-326 Coventry St, South Melbourne VIC

人生中的第一次長途獨旅、第一次來到南半球、第一次到英語系國家旅遊,很慶幸我選擇了好山好水、一點都不無聊的墨爾本。
期待下一回再次找到一處陽光灑落的草地,鋪開野餐墊,一口咖啡、一口可頌,續寫墨爾本的味蕾地圖!
延伸閱讀:獨旅墨爾本觀察日記:感受席地而坐的自由
執筆/Alice
攝影/Alice
編輯/楊雅筑、杜孟瑀
如果喜歡八卦青年的分享,
歡迎持續追蹤我們:https://www.instagram.com/divination_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