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楊雅筑
攝影/許嘉偉
編輯/楊雅筑
專題/台北裡的全世界

在民生社區的寧靜美好裡,長出一片日式的快活。你也喜歡鯛魚燒嗎?還記得小時候總是在偶爾有機會去高島屋時,才有機會品嚐到日式鯛魚燒,雖然街頭巷尾我們熟悉的車輪餅,好像也是異曲同工之妙,但不曉得怎麼,從小就對鯛魚燒有著特殊迷戀…..。

八卦青年/專題/台北裡的全世界

不管了!先去再說!

開店的起心動念,純粹是一股「想開店」的憧憬。「蛤這樣是不是顯得太膚淺了~」鯛魚燒工房的主理人介媛開朗談到。

大學唸的是資訊管理,畢業後的第一個職場是百貨公司,兩者其實都與餐飲毫不相關,但心中的創業夢想總算還是帶她突破了現狀。姐姐2019年剛從日本打工度假回來後,跟他分享了一間北海道的超好吃鯛魚燒,讓她動了「無論如何都想去吃吃看」的念頭。

雖然當時還不太會日文,但就從五十音開始,練習到口語能溝通的程度,一鼓作氣地衝去北海道。第一次是向老闆洽談在台灣展店加盟的可能性,第二次就直接待在北海道帶廣市足足一個月,從頭開始學做鯛魚燒。「我日文沒有很好啊~但想太多的話可能永遠都無法出發吧!」

八卦青年/專題/台北裡的全世界

那些「必須堅持」的事

在老一輩的印象中,鯛魚燒就像紅豆餅、雞蛋糕一樣,屬於一種街頭小食,因此介媛在決定開店後也收到許多像是「鯛魚燒店?不是開在夜市就好嗎?」這樣的反應。但都大費周章從日本學藝回來了,即使現實很窘迫,還是要放手一搏,試試看才算數!

秉持著在家鄉創業的念頭,第一間店選址就在新莊,後來因緣際會地遇見民生社區的好位子轉讓,才成了現在富錦街裡的一片天地。「老實說,鯛魚燒的價格設定,在新莊做生意會有點困難,因為我有些不想放棄的原則,所以成本的問題我一直很難克服」介媛說。

雖然鯛魚燒是日本的名物,介媛遠到日本學習手藝,店舖也很有日本風情,但她說日本和台灣本來就有不同國情,反而不覺得日本的一定最好。「很多人都以為我是哈日族,但其實我還是更喜歡台灣的自由奔放啦!」比如說,鯛魚燒美味與否的關鍵,其實在於餡料的處理,就連日本國內也有許多派系。所以店裡現在的每種餡料,她都沒有找代工廠處理,即使一天會賣200~300隻鯛魚燒,還是堅持手工做餡料。

雖然手工製作很費工,但也相對是一種無添加物的品質保證,甚至借用了外婆的手藝和智慧,把客家美味運用在鯛魚燒裡,開發了台灣限定的「菜脯」口味!(油蔥和豬油都是自己做的….!)

必須讓自己信服,才能說服別人。

八卦青年/專題/台北裡的全世界

知道自己的本質

從創業至今已經三年,度過了漫長的疫情歲月,店裡也越來越有自己的風格和態度。談到和奧客交手的經驗,從小就很喜歡與人相處、交談的介媛得意地原地展開教學。

「在我的經營哲學裡,『人』永遠是一切的重點,有時候我會做鯛魚燒體驗之類的活動,那個不僅沒賺頭,而且還很麻煩咧!但我相信這種看似沒有效益的事情,一定也有它的價值。」

在有了這間店面後,她曾經也想過要賣更多品項,但為了避免模糊焦點,因為還是把重心放在鯛魚燒的口味開發上。另外,在跌跌撞撞的這三年期間,她幾乎把所有時間都花在工作上,因此她開始安排休假、偶爾爬山,畢竟只有花時間好好地和自己相處,才能確保自我能夠好好地。

八卦青年/專題/台北裡的全世界

鯛魚燒工房

官方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aiyaki.taiwan/

八卦青年

官方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divination_studio/

其他專題|澳洲Kebab:走一趟沙威瑪的正名之旅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