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曉得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各位是否到過金門?若是曾走訪金門,有聽過瓊林聚落嗎?(參考閱讀:在島嶼一方用心生活,用力傳承|金門瓊林的故事)
這次因緣際會,我來到瓊林里民辦公處,走進文創藝棧,聽著張小姐脈絡式地介紹眼前林林總總代表瓊林的文創商品。一位退休的歷史老師從旁經過,也不忘連忙稱讚文創藝棧的張小姐—其實也正是蔡家的媳婦對瓊林的付出。
在瓊林如此強烈的宗親連結之下,張小姐以一個外來的視角,卻不遺餘力地學習瓊林文化,甚至為瓊林延伸出新的想法使之發揚壯大,這般堅韌的精神讓我不禁好奇,張小姐並非出身於蔡氏家族血統,為什麼她會投入瓊林文化的傳承工作呢?
「當初在一見鐘情之下嫁來了瓊林,嫁過來時,只知道金門似乎是一座安靜的小島,
當時先生和我說,金門是一個很適合養老的地方,就當作提前來養老吧!」
曾在廈門工作多年,因此當年張小姐也認為或許真的該好好享受一下生活了。可在而立之年,人生正衝刺之時,哪有可能就此天天安逸的生活著呢?
108年,正逢疫情元年,瓊林文創藝棧成立,由於曾在中國做了幾十年的銷售相關工作,張小姐便在這樣的機緣下,成了負責文創藝棧銷售的不二人選。雖然有著經濟管理等相關專業課程背景,然而時間久遠,實際能應用的知識也不多,加上瓊林的文化,這些技術與知識都可以說是因文創藝棧需要才又重頭開始學習的。
在選定的工作模式中釀造生活的扎實感
相關的導覽課程、不勝枚舉的書籍、古蹟日的導覽、瓊林風華再現網站的維護與更新、文創藝棧粉專管理人員……。張小姐秉持著專業、尊敬的態度,深入認識並累積著經驗。當客人詢問到自己不懂的事情時,總是抱著學無止盡的精神,謙虛的查找資料、向前輩發問,也在客人一次次的鼓勵與回饋下找到成就感。此外,張小姐並沒有墨守成規,為了能更妥善的經營文創藝棧,甚至參與了許多電商課程以跟上時代。這些年來,張小姐一邊照顧小孩,一邊工作著,在選定的工作模式中,保有熱忱,慢慢運轉出生活的扎實感。
跨越阻礙,盡所能及
雖然瓊林的姓氏是蔡,但並非所有姓氏為蔡的人皆為正宗的蔡氏血統,例如張小姐的公公便是抱養而來的。因此家族並沒有資格參與瓊林大大小小的祭祖活動,瓊林宴也只能在他人不克前來的情況下,以代替的名額出席。即便如此,張小姐仍以蔡氏媳婦的身份投入瓊林宴及瓊林小吃的傳承課程,完整的一週學習食譜並實際下廚。至於「說菜」的部分,由於張小姐在社區的導覽有著豐碩的經驗,也就成了最合適此角的人選。
「若將來瓊林宴的餐廳能夠正式營業,說菜的工作必定會培養專業的人來接任,我個人的精力有限,還是會以瓊林文創為主!」
以文創分享瓊林文化,以盈餘回饋社會
文創藝棧成立於疫情元年,度過三年艱辛的疫情,為了能回饋社會,即使盈餘不多,仍連續兩年承擔過年寫春聯的費用、於端午節包粽子回饋里民、贊助金門大學社工系在瓊林辦的活動、聖誕節做乾燥花束的活動贊助等等,也曾在家扶園遊會時進行小額捐款。
「希望瓊林的文創能夠永續經營,讓更多遠到而來的客人透過瓊林的文創商品分享瓊林的文化及故事!也讓我們有更多的營餘可以回饋社會,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灌溉瓊林,滋養浯島
張小姐與瓊林的相遇是宿命般的邂逅,而後是麵線蒸煮、日曬的漫長過程,需細心對待,才有機會嚐得豐收。我想,每份用力傳承的小小精神皆如同小小的平坦樹林,灌溉著瓊林,滋養著浯島,是循環不息的過程,卻永遠充滿著驚喜。
執筆/Shiba
攝影/Shiba
編輯/楊雅筑
如果喜歡八卦青年的分享,
歡迎持續追蹤我們:https://www.instagram.com/divination_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