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念碩班時,我的研究是關於地方藝術季,以大方向來說,就是前幾年在台灣也備受熱議的「地方創生」。那時每天都會閱讀相關的論文期刊,又剛好在京都的居所附近就是一條難得還算熱鬧的商店街,了解一些商店街「落寞」的故事,因此一廂情願地認為商店街是個需要創生、需要被守護的場域,同時也將這個情緒投射到台灣的傳統市場。

畢業後回到台灣,也奮力地走訪菜市場,自顧自地想要用一己之力「振興」傳統市場,甚至也與日本媒體聯手,把台灣的幾個菜市場的故事輸出到日本。然而三年多後的今天,因為生活就在市場旁,對市場的存在竟有了不同的想法。

那裡不僅生存,更是生活的一切起頭

因為先生是居酒屋的經營者,店就開在台南中西區的水仙宮市場附近,因此每天我都會隨他走進市場採買。有時是七早八早,看著店家忙進忙出;有時則是中午過後,看大哥大姐邊收攤邊抬槓;偶爾晚上回家時路過市場,原以為會是一片黑漆漆,沒想到竟看見廠商在處理豬腸。

雞肉攤的「今天比較晚來喔」、海鮮店的「今天切幾斤」、蔬菜店的「蒜頭要撥好的嗎」,日日走進市場,一再地被驚喜寵壞。很快地,自己好像也成為這個社群的一份子了,而這個社群是有溫度、有味道的。(各種層面上)

在打這篇文章的當下才意識到,我搬來台南後的這三個月,去超市買菜的次數不到三次,幾乎忘了封膜包裝上的標價長什麼樣子,反倒是學會如何「秤斤秤兩」,用不輪轉的台語與攤商打交道,生活就此熱鬧了起來。

另外,水仙宮市場旁邊就是那條令台南當地人卻步的國華街,因為每到假日,國華街的排隊人潮實在令人不敢恭維。而可愛的是,我們一向以為傳統市場離生活越來越遙遠,但那些知名小吃攤的食材從哪裡來的呢?——市場,當然是市場。

「蕭條」或許只是我們浪漫的想像

這時,回想起三年來不斷談論「傳統市場廢存」問題的自己,差點不禁撲哧地笑出來。

當我們站在場外觀看時,常常不自覺(或一意孤行)地將我們自認「高深」的知識背景投射在眼前的場域,我們說年輕人不再走進市場,說市場逐漸被現代生活樣式淘汰,說市場需要活化。但事實真的是那樣嗎?沒有實際走進市場「交易」的人,有資格妄下評論嗎?

但當自身生活與市場有了真實的交疊,才意識到市場本來就是活的,它甚至擁有無可取代的生猛能量。當自己習慣踏入市場後,油亮濕滑的地板、充滿智慧的生魚、生肉、蔬菜擺放方式,或甚至是各攤販彼此的連結、相互的照顧,都一再地打臉自己那些曾經自以為是的言論。菜市場,是百年來支撐著社會運轉的核心存在,離「被取代」的那天,我想大概還遠得很。

人們喜歡談論逝去的美麗,畢竟那是一種太浪漫的情懷,充滿著念舊或拯救的情操,因此我們面對傳統市場的議題,總下意識地以緬懷作為基調。但那裡養育著許多人的一生,這樣任意的隻字片語又怎麼能夠精確地解讀它的生命呢?它有時代的歷練,它也確實看似與時代潮流背道而行,但一轉身,它卻依然日日時尚又瀟灑。

寫這篇文章,依舊是因為自己愛著市場的一顆心,也同時想用這樣微不足道的方式表達我對市場的尊敬。謝謝你們一時一刻的付出,作為萬眾日常的依靠。


如果喜歡八卦青年的分享,歡迎持續追蹤我們:https://www.instagram.com/divination_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