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楊雅筑
編輯/楊雅筑
統籌/杜孟瑀
專題/為什麼我們要愛棒球
「我告訴你,蕃人跑得快,漢人打擊強,日本人擅長防守,這樣的組合是求都求不來的。喜不喜歡野球跟種族沒有關聯」這是在2014年電影《KANO》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台詞。
這部電影上映的前一年(2013)正好剛打完世界棒球經典賽,台灣與日本那場史詩級對決的感動還記憶猶新,即使台灣的棒球曾經歷一段暗黑的寒冬,但有賴於國際賽事的帶動,台灣棒球終於迎來曙光,漸漸照亮了球迷重返球場的路。
正在寫這篇文章的我,都自稱自己「小時候」是兄弟象隊的球迷,曾癡心於彭政閔,也當然瘋過洋基時期的王建民,但現在只是一個「棒球迷」而已,因為場上的球員我大多已經臉盲,甚至有球員的年紀都小我一輪(拭淚),令我無法割捨的是球場的呼聲和激情,還有看著台灣藉由棒球凝聚一心,走向世界的感動。
當然,成就職棒發展的關鍵因素有很多,身為麻瓜球迷的我,能看到的只是表象,因此這篇文章我們邀請到曾在Lamigo擔任球探,現則為美國大聯盟舊金山巨人隊球探的小薛為我們掀起職棒的簾幕,走向幕後一探究竟。
球探,像是一場風吹日曬的養成遊戲
「簡單來說,球探的工作就是要找到明日之星。」如果有看過日本動畫《棒球大聯盟》,其實大致可以想像球探的工作內容,但令人意外的是,從1990年中華職棒(CPBL)開打至今已經三十餘年,但直到2015年,「球探」這項專業的工作才被導入業界。那時正值台灣職業棒球走過假球案的黎明期,各球團開始重視球探的投資,不僅是為了找到人才,也讓職棒體質更趨完善、健康。
現年甫30歲的薛奕煌,學生時代曾是在球場上揮灑汗水的球員,同時也憑著對棒球的熱愛,在志工組織 Student Sports Union(SSU)撰寫棒球賽事的相關文章,經過受訓考試,藉此習得了賽事報導、轉播等實務經驗。2016年因為前輩的引薦,加入Lamigo,成為球隊的專職球探。
雖然小薛已轉戰美國職棒大聯盟(MLB),任職於舊金山巨人隊,但據他對中職的了解,現在中華職棒的六支球隊,每一隊都有至少兩位球探在職,整體產業環境進步了不少。
而無論是隸屬台灣的球隊或美國的球隊,「親眼驗貨」都是作為球探的基本條件。在許多人眼中「球探」可能是個爽缺,上班就是看比賽耶!但事實上,一年365天,有大大小小的比賽要到現場「看球」,不管放晴或下雨,只要口袋名單中的選手預計出賽,就必須立刻訂車票、機票,準備啟程,這才是球探真實的生活,久而久之也會累積不少心理壓力。
小薛笑稱,四處奔波看球的過程好比是「養成遊戲」,因為從球員還在青少棒時期就必須密切關注,彷彿一路跟著選手長大,也形成一種另類的陪伴關係。有了球探長期的觀察和情蒐能力,除了能協助球隊提升戰力,同時確保球員的發展,也帶動了台灣棒球在國際賽場上的競爭力。
看似夢幻,其實每個細節都關乎現實
身為棒球麻瓜,常會一廂情願地以為每個球員都有美國夢,心裡暗自納悶「為什麼在MLB打球的台灣球員那麼少啊?」或許這是因為我們不了解現實狀況,也忽略了中華職棒的存在價值。
「台灣有職棒,其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小薛在訪談當天是這麼說的。
在導入球探文化之前,如同前段所說,我們棒球產業的體質稱不上太健康,因此球員的薪資、簽約金也相對缺乏保障。但隨著制度越來越健全,在球團行銷的加乘效果下,國內的球員薪水自然提升,也不比美國差(當然指的是菜鳥球員時期)。
在現實、金錢、生活的層層考量之下,留在國內打球的選項也未必全然不具吸引力。尤其在台灣,有許多從小開始打棒球的小朋友的家境並不富裕,若能在高中畢業的年紀,就拿到比一般上班族更豐厚的薪資,那便不難理解「打球不一定要去美國夢」的背後原因了。(不是每個人都是茂野吾郎,生父和繼父都是職棒球員⋯完全沒有經濟上的問題⋯)
「只要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發展,能讓自己發揮實力的環境,那就是好的選擇。」
看球賽是愉悅且充滿激情的,但當我們以「產業」的尺度更進一步地了解棒球,必然也得看見這些現實問題。作為一個「叫不出球員名字」的棒球迷,我不認為現實和夢幻總是對立的,像經濟考量的這種「俗事」,反倒讓我看見棒球更有皮有肉、有血有淚的一面。
棒球世界裡,沒有絕對的好壞
雖然前面有提到球探的工作是找到潛力新秀,但或許有很多人像我一樣是霧裡看花,也好奇評選的基準、指標為何。
「像我們球團的評分只有20~80分的區間,也意味著絕對的完美、絕對的否定並不存在。」
不會有一個球員,能夠永遠保持在高峰期,歷史上再怎麼有名的強棒打者,打擊率有三成、四成已是令人折服的成績;強投也會吞下敗戰,也會經歷低潮。我想這就是棒球的魅力所在,它是一項成功率相對低的運動,即使搞砸了一次,明天依然能夠上場比賽。
因此,選手的力量表現、揮棒速度、控球等等數據,當然是必須受到檢測的重要項目,但另一方面,選手的心理素質、個性、態度,甚至與隊友的互動狀況,其實也都是球探們會觀察的要點。要能長遠地走在職業棒球這條路上,除了資質、技術和熱忱,堅毅的心態、足以度過低潮的韌性,更是使球員完整的關鍵。
2023年,日本在世界棒球經典賽的總冠軍賽戰勝美國,上演了大谷翔平又投又打、宛如紀錄片一樣的史詩紀錄,進而讓許多人看見亞洲的棒球實力,卻也在國內掀起了一陣:「為什麼台灣棒球沒辦法像日本那樣」的焦慮討論。
1990年,中華職棒元年至今,儘管走來艱辛,但台灣的棒球大環境確確實實正朝著好的方向持續邁進。或許我們不像日本那麼擅長包裝球員、行銷球隊、製造話題,但先別急著自歎不如人,如果有空,不妨走進球場感受一下屬於台灣的棒球精神吧!你會驚艷於應援歌曲所帶動的比賽氣氛,驚喜於周邊商品的推陳出新,或多或少,你會發現一絲絲的棒球魅力。
作為一個棒球麻瓜,我們無法在棒球舞台的幕後為其奔走,但永遠我們都能買票進場,成為最前線的後盾。
八卦青年
官方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divination_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