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劉怡辰
企劃/劉怡辰
統籌/楊雅筑
專題/條通乾一杯:日式與酒,有時還有愛情
微冷的夜晚飄著雨,撐著傘走向亮著白底藍字的「藤」招牌。眼前隱身在林森北路台式老宅中的日式酒吧,第一進是水泥砌成的門框;探頭望入,迎向視線的是停放在前庭的腳踏車、鑲著暗紅色磁磚的建築外牆,以及貼著紅底金字春聯的門口,讓人稍不留神,以為是私人民宅而差點路過。
平常不喝酒的女子一人,聽聞這裡可以嚐到道地的日式家常味,便出於好奇心前往一探究竟。
恰到好處的款待與美味
推開大門,昭和感的木製長型吧台和黑色高腳皮椅映入眼簾,伴隨柔和的西洋經典老歌入耳。穿著可愛橘綠格紋襯衫、吊帶圍裙的老爺爺微笑點頭示意,身旁染著淺棕髮色、同樣身穿圍裙的有型年輕男子指引著座位。眼前的兩人,正是藤的第一代、第二代老闆:佐藤父子。
入座吧臺區後,翻開以工整字體手寫的中日雙語菜單,點了杯無酒精飲料,以及馬鈴薯燉肉、日式炒麵。兒子手腳俐落地先上飲品,將招待的花生、毛豆、醃白菜整齊有序地排列,說了一句「請慢慢享用」後,便轉身進入廚房準備熱食。
一邊享用小菜、一邊環顧四周。輕柔的音樂在暖色調的空間流淌,木櫃中難以計數、掛有不同姓名吊牌的寄酒瓶整齊陳列,而坐在吧台內的佐藤爺爺低著頭安靜地做著手邊的事。我偶然間瞥見了門邊牆上貼著手繪插畫,便起身走近欣賞。此時上方的燈突然被點亮,回頭一望,迎向了佐藤爺爺示意的微笑和視線,同時我也為如此貼心的照明,回以燦笑、點頭致謝。
眼前一張張以手繪線條勾勒、風格各異的插圖中,描繪著不同工作姿態的佐藤爺爺,以及註有各國語言的感謝文字。無論是初訪如我或是老顧客,或許都曾被這裡拿捏恰好的距離感、真摯細膩的服務所觸動,深感自在舒適。
熱呼呼的餐點上桌了。紅色薑絲、切片香菇、青菜與豬肉相拌的日式炒麵,以及飽含湯汁的馬鈴薯燉肉入口,讓我回想起曾在日本友人家品嚐到的家常菜,是樸實而道地的日式美味,暖胃也暖心。「這是大老闆招待的。」餐後上桌的切片水果和巧克力棒,也讓一天工作的疲勞焦慮,在香甜的滋味中被撫平。
過往對條通的印象,是燈紅酒綠、熱鬧喧騰的夜生活。然而,藤有著截然不同的氛圍,讓即使不喝酒、想獨自沈澱的訪客,也能自然而然地融入這一方舒適空間。不僅能體會條通街區的台日交融之趣,也可以好好地享用多樣的日式熱食,飽足身心。
日常裡的日式,日式裡的日常
這間在條通營業30多年的日式酒吧,充滿了「家」的氣息。日本人佐藤爺爺與台灣人妻子彭寶美女士在日本工作時相識、相愛,而後在台灣成家、生育兒女,並經營著藤Restaurant & Bar。妝點在店內各處的家庭寫真,可見佐藤夫婦從年輕到老、兒女從年幼長成的樣貌,以及他們與客人們的愉快合影。這小而溫暖的酒吧,是佐藤一家的棲身之所,也是許多顧客思鄉寄情、品味日式風情的療癒基地。
如今年邁的佐藤爺爺,將事業傳承給下一代,轉而在一旁默默看照著忙進忙出備料、流利地切換中日雙語接待客人的兒子。跨世代的交替,是條通時間感的體現;台日文化的交疊之於佐藤家,並非出於地域氛圍的呼應,而是實實在在地刻進生命的日常。
細看櫥窗的收藏擺設,有達摩、有浮世繪、有稻荷神獸,也有金光閃閃、大紅喜氣的春聯與紅包。無論是熟悉的「日本味」元素,或是那些「不日式」的台味物件,都是佐藤家的真實切面。這裡沒有「純正日式」的風格包袱,所謂的「日式」來自生活中的自然流露。
一個人的條通夜,無酒微醺
店內正播放著Don McLean的《Vincent》,Starry Starry Night,儘管下雨的條通夜晚有些陰鬱,然而在這小而美的日式酒吧裡看見了點點星光,從細膩服務和家常料理中感受到光亮。一個人無妨、不喝酒也罷,一切自在自適,身心暖和得飄飄然。
這一天在藤Restaurant & Bar品嚐的家常味,好日常、好日式,也成為了記憶中的好日子。正如窗上以毛筆寫下的「せかいへいわ(世界和平)」,願未來也能身心飽足、平靜自如,日日是好日。
看更多專題故事|寫給條通的情書:關於那些未完待續的故事|BAR NiNE媽媽桑席耶娜
如果喜歡八卦青年的分享,
歡迎持續追蹤我們:https://www.instagram.com/divination_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