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除了睡飽吃好,望著手上螢幕滑過幾則人生,我們還能做什麼?

近年來,對於娛樂的追求不在話下,各地的文創活動蓬勃發展,美術館裡的展覽、主題企劃的論壇講座,其中文創市集更是百花齊放,身為一個熱愛探索市集的人,想著或許能分享穿梭其中的有趣觀察!

當我們聊起市集

「市集」一詞,源起鄉村地區,當一行人聚集在一起,進行買賣活動就成了市集。過去以村落為單位,交易項目亦以生活用品為主。我們熟悉的早市晚市,正精確地體現兩字。隨著社會發展,現今的市集不再侷限於滿足生活,而是加入了不同主題策劃,從提倡產地到餐桌的小農市集、珍惜且重視流動的二手市集或是集結風格品牌的選物市集,臺灣的市集在文創的滋養下,開始有了不同樣貌的展現。

看見夢的起點與理想生活

不免好奇,市集裡的品牌們從何而來?在幾次的觀察發現,不論是咖啡、甜點或是手工藝品許多都來自於一人工作室。想起大學時期,作為設計相關科系出身,同學們信仰著「把喜歡的事變成生活」,從自行策劃品牌、一手做起企劃、設計、社群經營,假日則帶上寶貝作品,在3×3的格子裡,精心陳列長出理想模樣。市集,對於創作者們而言即是夢的起點。

那麼逛市集的人呢?別於在制式的商店街走動,市集擁有自由的彈性,從踏入場域之際就能開啟感官,欣賞著從未見過的品牌、聽著主理人細心介紹,還能結識攤主和交流理念。過去曾參與地方的小農市集,農夫們介紹著自家栽種的農物,在他們眼裡看見對於蔬菜的驕傲和自我認同,一同暢聊著採收的故事。接過蔬果之際,知曉了這些寶物的履歷後,吃下口的同時好像也像實踐了自己對於生活的想像。認識幾個迷人的品牌、把喜歡的物件和認識的蔬果帶回家豐足生活,正是每每逛市集最大的收穫。

走在那些打星號的市集裡

主打著咖啡主題的「森之市」,集結臺灣、日本、泰國的品牌,是跨國市集的體現。咖啡成為一種共同的語言,人人手拿一杯手沖,欣賞遠從東京而來的繪本音樂表演,品牌和來訪者一起享受大草地裡的慵懶時光,用最舒服的方式休息。還有從環保議題和綠色設計出發的「灰熊綠展集」,在每年春秋之際領著一群守護生態的創作者,選定一塊森林作為場域,像精靈般與自然共舞,不會破壞原生林,並以回收木材作為道具,佈置起迷人風景。穿梭在森林間,手作的陶器和藝品及廢物製成的生活小物,不僅展現了創作者們的創作歷程,也看見與生態友好的可能性。

而更小型的市集策劃,則從主理人出發。臺南鐵道旁的白色老房「地頻」,外頭開著淡麗的許願藤,作為私人空間,主理人依照喜好不定期邀約喜愛的品牌,在宅裡開啟想像。藝術家在庭院寫字和作畫,占卜師則席地而坐為心靈解惑,走向二樓半露天陽台可以聽見平交道的噹噹聲還有欣賞即將消失的鐵路風景。

市集的好與壞不在於品牌的多寡和規模,而是吸引了誰來,又在場域裡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在逛市集之際,築起生活模樣

文創市集的「文創」指的是文化和創意,而這兩詞是雙向的。

在創作者的細心安排和造訪者一雙雙充滿好奇心的眼睛中,開放的心靈在此處接收初見的文化,並將喜愛的手工器具和順口的咖啡甜食,帶回自己的生活裡。

市集不再只是交易的場域,而是接納了各種文化的相遇,還有展現自身對於生活的創意。

為了發現更加生意盎然的生活,一起選個週末,不再把眼光受限於小小手機,出發前往市集!

延伸閱讀:名古屋很無聊?這裡可是文化的匯流之處!探訪名古屋特色店舖


執筆/吳亭儀
攝影/吳亭儀
編輯/楊雅筑

如果喜歡八卦青年的分享,
歡迎持續追蹤我們:https://www.instagram.com/divination_studio/